文章
  • 文章
搜索
三农电视
三农电视
首页 >> 三农进万家 >>最新消息 >> “党的小喇叭”宣传脱贫攻坚政策进万家
详细内容

“党的小喇叭”宣传脱贫攻坚政策进万家

“乡亲们,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是党和国家最大的民生工程、最惠民的政策,让我们贫困群众搬到城里面住好房子、过好日子,城里面移民小区配套设施齐全,房子都装修好了,又免三年的物业管理费,扛个床都可以入住了,城里面安逸得很,不像我们这里刮风下雨就停电,还经常没得水;党和国家还在城里面给我们找工作,最起码保证一家有一个人稳定就业,不怕找不到饭吃;有房子和工作了,婆娘都好找一点,现在哪个姑娘还嫁到穷山恶水的地方…”这是凯里市湾水镇洪溪村“党的小喇叭”广播员吴寿新正用苗汉双语为村民们宣讲易地扶贫搬迁政策。
洪溪村的村民吴国烈听后便高兴地跟旁人说道:“我原来也不晓得易地扶贫搬迁是那样,天天听这个广播后我晓得这个好政策后,就赶紧跟村里报名参加易地扶贫搬迁抽签,今年年底我们就能搬到城里呐,我家现在3口人挤在一个50平方的小房子里,好想马上得房子在城头住起,到时候我们住得好、娃娃们上学好,交通好,看病方便,外出方便,干啥都方便,感谢党的好政策。”为更好地将党和国家的政策让群众了解掌握,湾水镇把宣传宣讲的任务具体化、精确化和差别化。针对许多农村老党员、部分农民对新兴媒体使用少的实际,经过广泛调研,近年来投入30余万元启动实施了“党的小喇叭”工程,并组织专人负责把党的宣讲、时政要事、法律法规、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及技术知识等通过“党的小喇叭”,通过定时或不定时的方式进行广播宣传,让“党的声音”进万家。
湾水镇党委书记吴安俊介绍,虽然“村级广播”逐渐被电视、互联网媒体等代替,但广播在当今的苗寨,依然有着它的优越性,留守在苗寨的老百姓大部分都不懂汉语,大部分的电视、互联网媒体都是汉语,没有苗语,宣传效果不好,苗语广播是目前最接“地气”、最受群众欢迎的宣传方式。一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宣讲,能让广大农村党员和群众在家中,甚至在田间地头就能听到“党的好声音”,既不误生产,又不误学习,同时,也解决了村寨分散,群众难以集中开展宣讲的问题;二是采用苗语宣传,有效解决了少数民族村寨大部分群众听不懂汉语,难以让党的各项政策、决策入脑入心的问题,让群众进一步掌握脱贫攻坚知识,做到学明白、说明白、想明白、干明白;三是“党的小喇叭”定期宣传党的时事政策外,还能表彰村里的好人好事好家风,播放红歌、苗歌,宣传法律法规等,能进一步筑牢农村精神文明新高地。
“别小看这个小喇叭,土办法有时也很管用,说发个通知,讲个什么事,避免挨家挨户跑了,省时省力。”他深有感触的说,“我们既是广播员,也是凯里市‘大战140天’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参与者,在广播中我们有时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,大力宣讲脱贫攻坚的先进事迹,通过典型人物故事和具体工作事例的讲述,集中彰显准湾水镇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成果,教育和引导老百姓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脱贫攻坚工作上来,这样我们做工作效率更快了,老百姓也觉得亲切了。”
“这几天,我还一直在学习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和脱贫攻坚政策知识。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,通过电视、手机可以随时学习,简单又快捷,但作为一名老党员,我仍然想要在第一时间为周边老百姓提供产业发展、扶贫、低保、危房改造、易地扶贫搬迁、特惠贷等方面政策宣传,让党和国家的政策落得更快、落得更实。”湾水镇曲江村广播员吴朝林说。
据悉,自“党的小喇叭”开播以来,通过定期组织镇、村领导干部、志愿党员深入到“党的声音传播站”,用双语(汉语、苗语)传播“党的好声音”70次,受众人群25000余人。于是每一次响亮的播报,都成为了传播党的好声音的“扩音器”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“连心桥”、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“信息站”,让党的好声音传万家。


城市选择

安徽省:
广西省:
广东省:
贵州省:
云南省:
四川省:
福建省:
浙江省:
湖南省:
湖北省:
宁夏自治区:
青海自治区:
甘肃省:
新疆自治区:
西藏自治区:
江西省:
山东省:
山西省:
陕西省:
海南省:
河南省:
河北省:
辽宁省:
吉林省:
黑龙江省:
重庆市:
上海市:
北京市:
本站已支持IPv6
seo se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