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  • 文章
搜索
三农电视
三农电视
首页 >> 三农头条 >>最新消息 >> 四季—夏之韵
详细内容

四季—夏之韵

四季—夏之韵

第一部分:古诗

  《夏意》宋 苏舜钦 朗诵者:苏扬

  别院深深夏席清,石榴开遍透帘明。

  树阴满地日当午,梦觉流莺时一声。

  第二部分:古诗赏析

  李山:“别院深深夏席清,石榴开遍透帘明”,“别院”是小院,不是大院,“深深”,应该是居住在一个相对大的居落里,我在别院里,席子凉,在深院里边有一个很凉爽的席子,是很舒适的一个夏天。那么炎热的夏天,我有一个地方可以清静,这是生活的一种很幸运的东西。实际上这个诗的特点在哪儿?他运用一种张力,构成两种因素,比如说“别院深深夏席清”,它可能导致的是太过幽静,用石榴来映衬它。

  “树荫满地”,可能略显沉寂,他让一声流莺点缀它,所以这个诗虽然他写的是一个小院,但是有点向外扩张,向高处远处扩张,向纵深发展,所以有这样的一个意境,情趣性的东西出现了。夏天有凉席,外边是火,如火的石榴,夏天满院是清荫,又有什么?又有一种明丽的把我们带向远方的一声流莺的叫。这个意思就有了,生活是好的,把情趣带出来了,意就出来了,这就是这个诗的成功之处。

  第三部分:名篇诵读

  夏天的一条街道(节选) 作者:苏童 朗诵者:黎江

  孩子嘴里吮着一根棒冰,手里拿着一个饭盒,在炎热的午后的街道上拼命奔跑。饭盒里的棒冰哐哐地撞击着,毒辣的阳光威胁着棒冰脆弱的生命,所以孩子知道要尽快地跑回家,好让家里人享受到一种完整的冰冷的快乐。

  最炎热的日子里,整个街道的麻石路面蒸腾着热气。人在街上走,感觉到塑料凉鞋下面的路快要燃烧了,手碰到路边的房屋墙壁,墙也是热的。人在街上走,怀疑世上的人们都被热晕了,灼热的空气中有一种类似喘息的声音,若有若无的,飘荡在耳边。饶舌的、嗓音洪亮的、无事生非的居民们都闭上了嘴巴,他们躺在竹躺椅上与炎热斗争,因为炎热而忘了文明礼貌,一味地追求通风。他们四仰八叉地躺在面向大街的门边,张着大嘴巴打着呼噜,手里的扇子掉在地上也不知道。有线广播一如既往地开着,说评弹的艺人字正腔圆,又说到了武松醉打蒋门神的精彩部分,可他们仍然呼呼地睡,把人家的好心当了驴肝肺。

  下午三点钟,阳光发生了可喜的变化,阳光从全线出击变为区域防守,街上的房屋乘机利用自己的高度制造了一条“三八线”。“三八线”渐渐游移,线的一侧是热和光明,另一侧是凉快和幽暗,行人都非常势利地走在幽暗的阴凉处。

  太阳落山在夏季是那么艰难,但它毕竟是要落山的。放暑假的孩子关注太阳的动静,只是为了不失时机地早早跳到护城河里,享受夏季赐予的最大的快乐。

  夜晚来临,人们把街道当成了露天的食堂,许多人家把晚餐的桌子搬到街边,大人孩子坐在街上,嘴里塞满食物,看着晚归的人们骑着自行车从自己身边经过。你当街吃饭,必然便宜了一些好管闲事的老妇人,有一些老妇人最喜欢观察别人家今天吃了什么。老妇人手摇一把葵扇,在街上的饭桌间走走停停,她觉得每一张饭桌都生意盎然。吃点什么啊?她问。主妇就说,没有什么好吃的,咸鱼,炒萝卜干。

  天色渐渐地黑了,街上的居民们几乎都在街上。有的人家切开西瓜,一家人的脑袋围拢在一只破脸盆上方,大家有秩序地向脸盆里吐出瓜籽。有的人家的饭桌迟迟不撤,因为孩子还没回来;后来孩子就回来了,身上湿漉漉的。恼怒的父亲问儿子:去哪儿了?孩子不耐烦地说,游泳啊,你不是知道的吗?父亲就瞪着儿子处在发育中的身体,说:吊船吊到哪儿去了?儿子说:里口。父亲的眼珠子愤怒得快暴出来了:让你不要吊船你又吊船,你找死啊?

  就这样当父亲的在街上赏了儿子一记响亮的耳光,左右邻居自然地围过来了。一些声音很愤怒,一些声音语重心长,一些声音带着哀怨的哭腔,它们不可避免地交织起来,喧嚣起来,即使很远的地方也能听见。于是有人向这边匆匆跑来,有人手里还端着饭碗,炎热的夏季便在夜晚找到了它的生机。


城市选择

安徽省:
广西省:
广东省:
贵州省:
云南省:
四川省:
福建省:
浙江省:
湖南省:
湖北省:
宁夏自治区:
青海自治区:
甘肃省:
新疆自治区:
西藏自治区:
江西省:
山东省:
山西省:
陕西省:
海南省:
河南省:
河北省:
辽宁省:
吉林省:
黑龙江省:
重庆市:
上海市:
北京市:
本站已支持IPv6
seo se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