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  • 文章
搜索
三农电视
三农电视
首页 >> 食品安全 >>最新消息 >> 食品安全,吃饭问题和三农思语
详细内容

食品安全,吃饭问题和三农思语

食品安全,吃饭问题和三农思语 


柯炳生,教授。曾任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、中国农业大学校长。长期从事农业经济与政策研究,有关成果获国家决策部门重视和采纳,曾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做过农业问题的汇报讲解,受邀到国际农经大会做大会特邀报告等。

柯炳生:食品安全怎么看?

一次,出差坐飞机,邻座上来一位名人。得知我的身份后,开口就问:您说,现在吃的东西,还有什么是安全的?我一时语塞。然后反问他,有微信,看朋友圈吧?得到肯定答复后,我说,那您什么也不能吃!不过,如果你拿着手机,到任何一个超市中去,要找出朋友圈中说的问题产品,可能一样也找不到。

这就是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。问题事件,是个案,是偶发的;但是影响,却是全面的,持久的,不断重复——在网络上和朋友圈中,是以光的速度,以几何级数,增长扩散……同时传播的,还有大量的谣言。

毋庸讳言,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存在,但现在的情况,比起以前,已经大大好转。一个基本事实是:一些毒性大的农药,原来是可以随便使用的,而近年来已经被禁止。例如,去年某地个别农民种植韭菜用了甲胺磷,舆论哗然。其实,该农药被禁止使用,是2006年的事;那以前,农民一直在使用的。

随着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,科学检测的手段日益先进,国家的管理和监控,这些年来不断强化。原来不作为问题的,现在列为问题了;原来没有发现的,现在发现了。

三聚氰胺牛奶事件,是个分界点。那以后,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,变得极为敏感。

一些媒体的误报和误导,加剧了老百姓的恐慌心理。误报,就是传播谣言,例如人造鸡蛋、棉花肉松、塑料大米、香蕉致癌、草莓致癌、防腐剂西瓜等等。一份影响力很大的刊物,也转载过谣言,说反季节作物、彩色辣椒、圣女果、甜玉米等都是转基因的。

媒体也有过误导:报道的是真相,但不是全部真相。例如,有媒体报道说,某葡萄酒检测出农药残留,该农药有导致肝癌的风险。而没有报道的是,该残留含量极低,仅为欧盟限量标准的几十分之一。2014 年某电视台做了湖北转基因大米的报道,41分钟的节目中,展现的都是违规种植和销售,而没有提一句安全性问题。那个新闻频道节目在采访过程中,应该知道那些转基因大米是已经获得了安全证书的。那为什么不告诉观众?我不好妄测原因,但有一点是肯定的,如果说了几十分之一和有安全证书,看电视的可能就换台了。

有时,有关政府部门人员的表达不当,也会产生误导。记得几年前,针对牛奶事件,有关部门的官员说,我国99%的牛奶都是合格的,安全的。这样说,本意是要安抚人心,而效果却适得其反。因为,他没有说清楚,那不合格的1%在哪里,是1%的企业?还是所有企业产品的1%?更没有说清楚那1%的产品,存在什么问题?如何甄别?

饭桌上,人们常问我的另一个问题,是关于有机食品。几乎所有人的潜意识中,都认为有机食品的安全性最高。这是误解。实际情况可能刚好相反。因为,有机食品不是质量标准,而是生产方式标准,是不使用化学品而已。科学使用化学品,并不会造成安全问题,而不使用农药等,却有可能造成虫害污染并导发黄曲霉素,那是可以致癌的。自然状态下散养的鸡就安全吗?有禽流感的,都是散养卖到活禽市场上的。迄今为止,没有任何证据表明,有机产品比常规产品更安全。

食品安全问题,尽管属于偶发事件、个案问题,直接影响不大,但波及影响很大,尤其是对社会心理影响非常之大。发生了食品安全事件,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消费者。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,无辜的生产者同行也跟着倒大霉,发生巨额损失。三聚氰胺牛奶事件对全国奶业的损害,禽流感对整个家禽业的损害,都是极其巨大的。

柯炳生:吃饭问题是个什么问题?

中国农业大学的食堂,近年来享誉京城高校,以至于我当年的大学同学也听说了,并送我一个美称:中国食堂大学校长。

其实,食堂办得好,与农大的专业并没有直接关系。不过,这个调侃性称呼,还真有些道理:中国农业大学,就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而建而发展的大学。吃饭问题很重要,吃饭问题不简单。

现如今,吃饭问题,早就超过填饱肚子阶段了,已经有五个层次了:吃得饱,吃得好,吃得安全,吃得健康,吃得愉悦。

吃得饱,是数量问题。在我国,是个千百年的老问题,历史上的朝代更迭,大都与此有关。现在已经退休的人,都知道天天饿肚子是什么感觉,有的还知道吃糠吃树皮的滋味。我上大学的时候,食堂吃饭是要粮票的。发粮票,就是限定数量。男生的定额不够,就到女生那里去讨要。讲这些给90后的孩子们听,他们会很好奇。这就是改革开放的成果,是我国农业巨大进步的表现。想想几十年来人口的大量增加和农业土地的大量减少,就知道这个成果的取得,何其不易。

吃得好,是质量问题。能够基本吃饱之后,质量问题就凸显出来了。我上大学时的愿望,就是发的粮票中,能够全是细粮,没有粗粮;别的方面,想都想不到。印象中当时的副食品商店,柜台里边,长长的一排,全是一种罐头。现在各种农产品的品类极大丰富,品味等方面的质量极大提高,同改革开放之前和初期相比,已经恍如隔世。对于一个社会来说,吃得好的问题,取决于生产;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说,吃得好的问题,取决于工资单。二者相互制约。

吃得安全,是食品安全性问题。吃饱了和吃好了之后,就对食品安全问题,更加敏感,更加关切。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,涉及到的因素很多。这里只想指出:保证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,是生产者。生产者需要有“两心”:良心和畏惧心。良心很重要,但仅靠良心靠不住,更管用的是畏惧心。畏惧心何来?要靠严密监管,靠严厉惩罚。造假者都有侥幸心理,利令智昏。因此,惩罚一定要严厉,让每一个造假者都倾家荡产,血本无归,直至送进铁窗。科学家也有责任,要研发出高效的监管技术。例如,三聚氰胺牛奶,已经可以绝迹了,因为现在已经有检测利器,一两分钟,几块钱,结果立现。哪个还敢再造假?至于消费者自身,其实是很无力的;消费者所能做的,至多是选择厂家品牌。也许,新兴的网络平台直销,会大大改善食品安全保障,因为有可追溯性。

吃得健康,是一个更高层面的吃饭问题,是饮食习惯是否科学的问题。前三个层面的吃饭问题,主要与生产者相关,而吃得健康问题,主要与消费者自身有关。随着社会发展,饮食不健康问题日益突出。从实际后果看,吃得不健康问题,是常见的,普遍的,大量的,远远超过个案性质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。但人们对吃得健康问题的关注,却非常不够。对自身消费偏好的约束和改变,需要很强大的决心和毅力。

吃得愉悦,是一个吃饭问题的新领域,是吃饭方面的增值服务,与吃的方式和环境有关。方便食品和外卖,属于便利服务;在外就餐和旅游就餐,属于特色和环境方面的增值服务。同样的吃,同样的喝,不同的方式、地点和环境,愉悦感觉很不相同。这是一个方兴未艾、需求膨胀的新领域,从高收入阶层,快速扩散到大众。

解决吃饭问题,就是解决以上5个方面的问题。挑战很大,潜力很大,商机也很大。看你站在哪个角度看了。

因此,对于造成食品安全事件的个别害群之马,一定要严惩不贷,绳之以法,零容忍。

柯炳生:什么是三农问题?

连续了14年的一号文件,让三农问题成为国民话题。于是,在很多场合,经常有人问我:如何解决三农问题?

这是个好问题,显示了一号文件的效果,让全民关注起三农问题;这也是个“坏”问题,因为,我无法回答。

通常我会反问:“什么是三农问题?”“就是农业、农村、农民问题啊。”“农业的什么问题?农村的什么问题?农民的什么问题?”“……”通常到这里,对话就止住了。

三农问题,不是一个问题,而是一大堆问题;既彼此纠缠,又非常不同。原因不同,性质不同,解决的路径和措施,更是复杂不同。提问者期待能用几句话,三两分钟,就说清楚。这哪里可能,否则,还需要连续发14个一号文件?

三农问题内容繁多复杂,不过,还是可以分出类别和层次的。其中最重要的,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。

农业,是个产业,农业问题,就是发展农业所要解决的问题,主要是两个方面——农产品的供给数量和农产品质量(包括质量安全)。农村,是个空间区域,农村问题,就是农村中存在的问题,主要也包括两个方面——农村的社会公共服务(基础设施与社会事业)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。农民,是个社会群体,农民问题,就是与农民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,同样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——农民的经济收入和各种社会权利。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,三农问题就大体上解决好了。

有不少人,包括一些有名的学者,认为我国的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。理由很简单:国家越重视的,问题就越突出;都连着发了14个一号文件了,问题还不严重?!

这是错的!我国三农的所有主要方面,都比改革开放前,比起一二十年之前,有了巨大的进步。对此,有足够的公认数据和事实。一个小例子:我念研究生时,导师说每天可以喝到一瓶啤酒了,表情无比满足!现在,农民工也不会用这个当吃喝标准吧?

那么,为什么还连着发一号文件呢?最重要的原因,是因为三农问题实在太重要了,影响到整个国家发展和稳定的全局粮食短缺了,出现禽流感了,影响到谁?是全社会的人;农村生态出了问题,城市同样难逃其害;农民利益保护不好,城市社会也难以稳定。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实现,都离不开解决三农问题这个基础。很多部门、很多地方、很多有话语权的专家,认识上都不怎么到位,所以,国家要发一号文件,加以突出强调!

同时,按照这种定位要求,三农还有很大不足。具体说,目前的三农问题,具有突出的相对性、局部性和发展性。相对性,是指城市发展太快了,现代化要求提高很快,三农跟不上;局部性,是指总体改善了,但东中西部发展很不平衡,区域内部也不平衡;发展性,是指有些问题,是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出现的,需要深化改革来解决。例如,改革开放前,城乡壁垒森严,没有农民工,也就没有农民工问题。解决现存的各种农民工问题,要靠新型城市化改革,而不是把农民工赶回农村去。

由于有相对性、局部性、发展性,三农问题会长期存在。将来,即使三农问题不再列入一号文件了,其重大意义也不会变。三农问题大获解决之时,就是全面实现现代化之日。


城市选择

安徽省:
广西省:
广东省:
贵州省:
云南省:
四川省:
福建省:
浙江省:
湖南省:
湖北省:
宁夏自治区:
青海自治区:
甘肃省:
新疆自治区:
西藏自治区:
江西省:
山东省:
山西省:
陕西省:
海南省:
河南省:
河北省:
辽宁省:
吉林省:
黑龙江省:
重庆市:
上海市:
北京市:
本站已支持IPv6
seo seo